中国养老金融体系建设:政策驱动下的机遇与挑战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设定了2028年和2035年的阶段性目标,旨在构建完善的养老金融体系,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国民养老金融意识和供给水平。
目前,我国养老金融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产品种类有限,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有待提高。未来发展方向将侧重于完善养老保险“三支柱”,创新商业保险年金产品,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并拓宽银发经济融资渠道,健全金融保障体系,支持银发产业发展。
中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银发经济潜力巨大,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7万亿元,2035年将增至30万亿元。国家政策持续关注,从2021年提出“银发经济”概念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
《意见》强调养老金融在促进中国特色金融和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明确了养老金融的内涵和外延,包括养老金管理、银发经济融资与风险管理、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及老年群体金融权益保障等。
为实现上述目标,《意见》提出16项举措,涵盖差异化养老需求、银发经济融资渠道、制度保障、养老金融发展长效机制、金融保障体系及养老财富储备和保值增值等方面。
保险业因其产品设计多样化、风险管理专业化及服务全面性,在养老服务领域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特别是其提供终身现金流的能力。 《意见》中多次提及保险业,强调发展养老保险“三支柱”,推进商业保险年金产品创新,加强养老金融产品设计和投资管理。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为商业银行、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推动构建差异化、多元化产品体系,服务更广泛人群。
《意见》还关注长护险推广和医保商保数据共享,推进人寿保险与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鼓励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促进信息共享。
在养老金融产品投资运作方面,《意见》鼓励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重,建立多重风险缓释机制,降低养老资金配置风险。 这将促进养老资管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但也要求投资者更加理性和谨慎。 监管部门鼓励提高产品流动性,探索建立产品转让、质押交易登记等服务机制,以满足投资者流动性需求。
专家建议保险公司应加强产品研发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强化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以抓住银发经济带来的机遇。
发表评论